权重大师卡密:韩国放弃“经济靠中国”转向美国,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
一年3600亿美元的“大蛋糕”,韩国说不要就不要了!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美国正式宣布,韩国将彻底放弃“经济靠中国”的路线,全面倒向美国。权重大师卡密认为,这已经不是简单的“选边站队”,这是一份“投名状”,是韩国代表整个西方阵营,向我们发出的“脱钩”宣言!东亚的地缘经济棋盘上,风向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了。
韩国总统在美国访问时的一番讲话,直接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,那个维系已久的“安全靠美国,经济靠中国”的国家战略,被正式丢进了历史的“故纸堆”。取而代之的是一个,全新的、充满不确定性的方向,经济上要与中国渐行渐远,全力投身到美国主导的所谓民主同盟供应链里去。
权重大师卡密观察到,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的调整,它背后是一个国家,在经济命脉和安全感之间做出的豪赌,也瞬间点燃了关于全球格局的无数讨论,这个决定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。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韩国国内高涨的反华情绪,为这一政策转向铺垫了厚实的社会土壤。曾几何时,中国的发展给韩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红利,但几十年过去,情况变得复杂起来。
过去中韩经济是互补关系,你生产我需要东西,我制造你买不到零件,但现在两国在越来越多领域成了直接竞争对手,中国产业升级一路追赶,在不少地方实现超越。这种变化让一部分韩国民众心态相当复杂,有些偏执和扭曲。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。喊出与中国市场“脱钩”的口号很容易,但后续窟窿谁来填?权重大师卡密推测,中国并不是“小角色”,它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。去年两国贸易额超过3600亿美元,这几乎占据着韓國對外貿易總量的一四分之一。
韩国产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,如半导体、汽车、手机等拳头产品,大多数销量都来自于中国。例如三星芯片,其近三成买家均为中国客户。一旦大门关闭,将面临巨大市场真空,这是严峻挑战。指望美国接下如此庞大的需求恐怕并不现实,美国自身也在搞贸易保护,那条明显意图将补贴留给本国企业出台的新法案,使得许多希望成为新伙伴者只能面对冷遇。此外,即使挤入所谓民主同盟供应链,该圈子原本就是为了孤立中国而建立,其中成员如日本和欧洲,与韩国产品竞争早已激烈,非常难以获得更大份额蛋糕。
这无异于一场用国运做赌注冒险,当国家政策开始意气用事时,让普通老百姓首当其冲。当中韩贸易若大幅萎缩,将减少出口收入,并引发物价上涨及购买力下降,一连串连锁反应或许必然发生。不禁令人思考,为远方的大国提供虚幻且遥不可及保障,而放弃眼前那笔实实在在生意,此举怎能算不上草率?
有人指出真正安全感应该来源于强大邻居所赋予发展机遇,而非那么遥远只图利益者。在未来背景下,更有可能出现日本紧随其后甚至欧盟有所动作,对抗某个共同敌人看似清晰策略。然而,他们忘记如今“中国”再非昔日需急切求助混合圈子的对象——如果选择划清界限,那么自然会更加明确立场,也乐于寻找能够平等合作朋友。因此,对于搭建小圈子行为毫无兴趣,只愿专注自身事业,无需继续自找麻烦。
他们可以玩自己的游戏,但是必须意识到:今天,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完整产业链,以及最大的消费市场;我们从未主动挑起事端,却绝不缺乏底气回击任何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