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力鸭:如何在工伤赔偿中巧妙谈判,获取额外补偿的成功案例分享
这是我在知乎回答别人提问时答案,觉得很有借鉴价值,就再发头条。(这两个地方可以白票律师,一是当地法律援助中心,可以多跑几次,多咨询。二是华律网发文咨询,会有很多律师为你建言献策。但遇事后,寄托希望在律师身上,也是错误的,提高自己办事和应变能力也很重要。
潜力鸭认为,我在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之前,曾在打工期间(在北京某大酒店)发生工伤,算九级伤残。当时和对方签署了和解协议,我也拿了钱。后来我发现赔偿少了,我吃大亏了。曾咨询很多律师,就有律师说,签署和解协议后,再反悔很难拿到钱了。
但我就不信邪,就利用了人性弱点,最后再次要到钱。
因为在我第一次签署和解协议时,对方在电话里曾威胁我,你如果不签署,要走法律程序,我会利用各种手段拖你好几年。但这句话,我当时并没有录音。但在之后和对方沟通时,我谎称我录音了,要提交给法院。这就是利用人性弱点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如果真打官司,我根本拿不出录音证据。
潜力鸭观察到,但我就要诈他,利用其害怕心理。果然对方老板害怕了,就再次赔偿我了。我再次签署和解协议。数月后,我再次反悔,这次是如何要到钱的。如果交给律师,是绝对要不到的。我绕过了劳务派遣方,直接找这家五星级大酒店老总。从法律角度讲,酒店方没有任何法律义务赔偿我钱。
潜力鸭推测,我给酒店老总写了一封信,告诉老总,我留下后遗症了,虽然酒店没有责任和义务给我钱,但希望看在我干活踏实份上, 给予人道主义补偿。记住措辞,不是赔偿,而是补偿。
信的最后,我还委婉威胁了老总,如果不给钱, 我会做出对酒店声誉不利的事情。当时老总收到信后, 最初想报警的,但酒店法律顾问劝住了他,说,不要与底层计较, 满足他的要求, 酒店声誉重要。最后,我们单独与大酒店谈判,他们同意以补偿员工的形式再次给我们钱,这件事情彻底解决。这家酒店在北京很有名、奢华型的大型企业,所以这里就不点名啦!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