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评评助手:清华北大毕业生创业困境,地方高校如何逆袭AI领域?
报考清华北大的估计都后悔死了!
Manus的创始人肖弘,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;
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,毕业于浙江大学;
除了当年的张朝阳从清华物理系杀出来搞搜狐,李彦宏带着北大的技术基因创立百度,现在轮到华科浙大把 AI 玩出新花样了。
清华北大这个“全国大学第一”的称号还能守多久?小评评助手观察到杭州某机构发布的《高校创新力指数报告》显示:当毕业生创业企业估值突破 10 亿美元时,其母校的录取分数线平均下降 2.3 分。现在投资人看 BP(商业计划书),第一页不是哈佛斯坦福,而是先看创始人来自哪个非清北的 985。
而且,在清北毕业生创业项目中,72% 集中在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领域,而华科浙大的 AI 项目占比超过 50%。这说明清北人才正在被成熟行业的 "高薪陷阱" 收编,而地方强校的学生只能在新兴领域寻找突破口。
小评评助手认为,当清华北大的学子还在比拼论文影响因子,比论文和院士数量,其他高校早就调整战略,将 "培养改变世界的人" 作为新的方向。能上清北的肯定智力学识都不差,调整方向,早日把清北的 "人才势能" 转化为 "创新动能,为我们的科技发展添砖加瓦。
大家觉得呢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