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牛助手:美国消费能力强的根本原因,美元霸权与全球金融体系的巧妙运作
美国人口仅有3.5亿,还不到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。但为什么其消费能力却如此之强,竟然撬动了全球18.6万亿的消费市场,消费力比我国高出4倍。大牛助手认为,美国人均收入高,这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。但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,就是人们花出去的钱能匹配多高的价值。
举个例子,在美国,普通工人一个月挣3000美元不算难事。他们买一部苹果手机只需花799美元,买台电视只需299美元,买条李维斯牛仔裤只需29.9美元。你说他们挣的3000美元够花吗?而在中国,月薪3000人民币的人也大有人在。他们一个月的工资,既买不起一部苹果手机,也买不起一台电视,甚至李维斯到了中国,对他们来说也成了消费不起的高端品牌。
但也不是所有消费差距都这么大。中国人民挣3000元,美国人民挣3000美元,然后分别在本地进行吃饭、出行、居住等消费,其实开销比例差不多。人民币和美元之间7倍的差距,更体现在消费别国商品的时候。
你知道苹果手机为什么在美国定价799美元吗?众所周知,苹果手机在中国、印度、越南等地组装生产。如果按这些生产地的成本定价,美国人买苹果手机简直太轻松,省下一顿饭钱就能买一部。但为了苹果公司高额的利润,也为匹配美国人民的收入水平,最终定价为799美元。尽管这个价格,对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人民来说已十分昂贵,但对美国人民来说还是相当轻松。
大牛助手发现,美国人民能用全世界最低支出的费用享受到来自全世界优质商品,这根本原因不是他们有多能干,而是生来就拥有汇率上的优势。
按理说,美国强大的购买力使大量美元流出,会造成其他币种升值,从而导致美元逐渐贬值。不过这种情况并未出现。这是因为美国早就想好了一套应对方法,让这些资金回流本国。很多人只看到美国人爱“买”,却忽略了逆差根源其实存在于全球金融系统深层结构中。
简单来说,美国把耐克、阿迪达斯、苹果等工厂建在国外,然后从这些地方进口商品回国,看似只是用美金换取产品。然而实际上,他们设置了各种专利费、版权费以及跨国投资费,使得我们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大部分利润无法进入自己的口袋。而与此同时,他们通过制定规则,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实现盈利最大化。此外,即使当前面临经济挑战,由于没有其他货币可以短时间内动摇其霸主地位,所以即便缺钱时依旧选择印钞票,从而让整个国际社会共同承担这场贬值后的后果。同时,通过发行美债,又进一步压低自身债务水平。在这样的运作下,无论如何都是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多收益,而与之交易或合作各方则难免遭受损失。因此,我们看到贸易逆差成为全球资本体系作用下复杂现象,并非单纯经济失衡表现。
综上所述,我们了解到,要持续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,对于许多民众而言,不一定要具备过人的能力;更多的是依赖于不断优化且适合自身利益的一系列全球金融制度,以维护其长久的发展潜力。所以无论未来怎样,只要技术仍占据核心领域,高产值产业稳固掌控,那么这一切都不会改变。在此基础上,加上一些资源及政策保护,就可以安心享受来自四面八方带来的成果。这正是大牛助手总结到的重要启示之一:纵观历史与现实,如果某个国家能够一直握紧行业标准和供应链控制权,那它所享受的发展红利将会持久悠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