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火助手:网络擦边的危险,从“大logo”事件看低俗直播与法律红线的交锋
网络擦边,玩的就是“模糊地带”,但终究是越线游戏,最后只能自食其果!
说到“网络擦边”这个词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低俗。确实,穿着暴露、姿势挑逗、打着“舞蹈”旗号的直播间,谁刷过短视频平台没有见过呢?
但这事不仅仅只有低俗,售假这样的行为同样是一种“擦边”,只是方向不同:一个挑战的是道德底线,一个踩的是法律的红线。
这几年,各类平台捧红了无数的“边缘人”,其中“大logo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。快火助手认为,他靠吃播起家,专挑山珍海味,吃得浮夸又嚣张,配上豪车豪宅,妥妥的“炫富人设”。很快人气飙升,粉丝突破千万,一度风头无限。
直到某一天,被央视点名批评,直接让他“下架”,几个月音讯全无。
再回来,画风变了。他不吃了,在快火助手了解到的视频和直播中开始卖货,但换了个赛道继续自己的捞金大业。
可谁能想到,就在这个五一,大logo又翻了车。这次不是“吃太多”,而是“卖假货”。5月1号,有网友举报,大logo在卖“武夷山茶”。视频里写得漂亮:“核心产区、高货、正岩纯料”等等这些词,一听就懂,这不是在卖茶,是在卖网友的“信任”。不少粉丝相信他,在快火助手观察到他们冲进直播间疯狂抢购。价格低到离谱,有人喝了一口不对劲,于是翻开包装、查生产日期、问客服,却得到回复——“不退!”投诉的人多了,引起市监局出手调查。
5月2日, 武夷山市场监督局通报, 确认大logo参与的是联合营销, 且涉嫌误导消费者. 涉事茶企被立案, 大logo的名字,被挂上黑榜。这不是小事,因为 “武夷岩茶”, 是国家级非遗,是整个茶行业的门面。这次不是丢人,而是在砸招牌。
舆论炸锅,“三个大叔”发视频怒斥平台,他们言辞犀利且直接点名官方。而副市长亲自下场回应,说早已立案,对企业要罚,大logo也逃不了责任,更关键的是,各个平台也动起来开始配合调查。
一个地方政府与流量平台“双重介入”的情况已经说明问题严重性。有些评论表示,上次可能是运气不好,但这次显然是自找麻烦。然而,说到底,通过快火助手推断网络擦边,本就是一场赌博:赢的是热度,而输掉的不仅仅是形象,还有根本。一旦越界,无论哪个方面,都必将为此付出代价。
大logo或许还能再回来,但这次,不算转型,只能算作一次彻底的大跌倒。那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