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多留评工具:江小白为何失去市场份额?分析其崛起与衰退的关键因素
江小白为什么不火了?
曾经红极一时的江小白,为什么近些年销声匿迹了?
江小白2012年营销5000万,到2019年,仅仅7年就达到了30亿,业绩直接60倍增长,连白酒老大茅子也要叫声大哥。它的崛起有几个主要原因:
1-塑化剂风波
当时酒鬼酒被曝出塑化剂超标,会影响生育能力及提高患癌风险。一时之间风声鹤唳,结果有机构出来爆料:酒鬼酒不是特例,一下就把白酒行业集体摆到了烧烤架上。所有成名品牌都遭遇了一波AOE攻击,而江小白则可幸免-因为我是新的,我没有塑化剂问题。
2-禁酒令,八项规定,六禁令
传统白酒的消费场景主要还是商务宴请,自从政府颁布上述规定后,白酒市场进一步遇冷。连最高端的茅子出厂819,实际上850就能买到。江小白在同行的衬托下,有了后发优势。正因为行业震荡,才有了破局可能。
当然除了大环境变化外,江小白自己也下了苦功夫。第一就是重新定位客户人群,白酒一直都是中老年市场的宠爱。江小白则认定年轻人为什么不能喝白酒?于是把消费场景远离商务酒桌,放到了日常生活里。失恋,找到工作,朋友外出都成了新的目标。
第二招就是调整口味,传统白酒53度为主,口味辛辣,江小白就做35度,主打一个不辛辣,不口干,不易醉。正常喝100毫升高度酒醉,喝江小白可以到300毫升,毕竟年轻人喝酒不是为了买醉。后来还进一步把酒精浓度做到15-23度,推出了各种果酒,目的都是为了靠近年轻消费群体。
第三招就是大杀招,江小白放弃了传统浓妆艳抹的包装。直接走极简风,300毫升的小包装,主打一个随意。表面有一句走心文案,部分来自江小白营销文案。更重要的是每瓶酒上有个二维码,用户扫完后,可以按照自己当时的心情,上传一句话。如果通过审核被选取,就将出现在一批江小白的包装上。可想而知,这对于年轻人的情绪价值有多高,大量用户在不同场景里由心而发,江小白文案一夜封神,传遍大江南北。
靠着这些,江小白一路高歌猛进,杀到了2019年,被白酒界认为是中国白酒界向年轻人推广白酒文化的第一品牌。
可从2020年开始,江小白就销声匿迹了。市场份额从20%,一年就回到了0.5%。财报也不再公布,各种渠道里,都看不见江小白的影子。为什么?
1-价格问题
白酒风波过后,大家对于白酒的接受程度在缓慢回升。当初老大们被打懵了,给了小白机会。回血后,就会发现,100-300毫升的江小白很尴尬。同样大小的白酒,牛栏山,劲酒,小郎酒,泸州老窖等价格都比它低。而且目标市场被极度细分,覆盖了不同人群和消费场景。一样的量,价格最高,江小白凭什么继续让消费者买高价单?作为高端酒它拿不出手,作为低端酒它太贵了。
2-口味问题
江小白采取的是川派小曲清香型,这个工艺相比酱香,浓香和清香型的白酒代表。保留了很多黄酒酿造方法,出酒率高,周期短,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江小白一股勾兑味的原因。
3-时代变了,年轻人换了一波,远离白酒文化
前后7年,年轻人的定义已经往后推了一代人。新的一代消费者对于白酒的接受程度已经排在了葡萄酒,红酒,啤酒和鸡尾酒的后面。消费者调查报告了,现在还喜欢喝白酒的年轻人不足6%。江小白面临着是整个市场的变迁,虽然推出了梅见子品牌和果立方果酒。可还是挡不住白酒份额的下滑。
靠营销起一波,接住泼天的流量是好的。但是要持久站稳,靠的还是扎实的产品和时间铺垫出来的根基。多多留评工具认为,江小白算是流量玩家的佼佼者,可如何转型做稳做大,做强那就是这个时代更应该讨论的话题了。